《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总学时/学分: 36 /2 讲授学时:27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设课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目的要求】
1、掌握掌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熟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3、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目的要求】
1、掌握帝国主义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熟悉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及其意义。
3、了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内容】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目的要求】
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2、熟悉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等三种不同“救国”方案的具体内容,。
【教学内容】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2、洋务运动的兴衰
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目的要求】
1、掌握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熟悉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失败教训。
3、了解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过程。
【教学内容】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3、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目的要求】
1、掌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必要性。
2、熟悉理解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3、了解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中国才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教学内容】
1、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2、“三座大山”的重压
3、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2、熟悉有了党的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教学内容】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理论。
2、熟悉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3、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
【教学内容】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目的要求】
1、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2、熟悉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内容】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目的要求】
1、掌握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
2、熟悉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了解中国共产党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到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战略决战的胜利。
【教学内容】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目的要求】
1、 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 熟悉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意义
3、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及建国后的历史进程
【教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3、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目的要求】
1、掌握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2、熟悉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3、了解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教学内容】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
2、熟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时代背景。
3、了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良好的开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和建设的成
就。
【教学内容】
1、良好的开局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3、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2、熟悉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新战略。。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内容】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本课程教学采取课堂教师讲授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五、 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采取期终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期终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
六、 学时分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总学时 |
其 中 |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
备注 |
|||
讲课 |
实验 |
上机 |
其他 |
||||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
2 |
1 |
|
|
|
1 |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3 |
3 |
|
|
|
|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3 |
3 |
|
|
|
|
|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3 |
2 |
|
|
|
1 |
|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
2 |
1 |
|
|
|
1 |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3 |
3 |
|
|
|
|
|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2 |
5 |
|
|
|
|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4 |
2 |
|
|
|
2 |
|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
3 |
2 |
|
|
|
1 |
|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综述 走向辉煌的五十年 |
2 |
1 |
|
|
|
1 |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3 |
3 |
|
|
|
|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
3 |
2 |
|
|
|
1 |
|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3 |
2 |
|
|
|
1 |
|
总计 |
36 |
27 |
|
|
|
9 |
|
七、课程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版 ,本书编写组。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胡德坤、宋俭主编 2006年3月第1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3月
2、《中国近代史》王文泉 刘天路主编 2001年12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何沁方编 1999年9月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4、《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刘吉主编 1991年6月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
5、《中国近代史》武吉庆主编 1999年6 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
6、《中国现代史》张华腾等主编 1999年6 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5月
7、《毛泽东选集》(1—4卷) 1991年6月版 人民出版社
8、《邓小平文选》(1—3卷) 1994年10月第2版 人民出版社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 2001年11月第1版 中央文献出版社
制定人:官翠娥
审核人: 杨 旭
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