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作者:szkb编辑: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8点击次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完成这一事业,必须依靠

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2、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教学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1)工人阶级在我们国家处于领导阶级的地位,是由以下三个方面所决定的:

一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二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

三是由工人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队伍迅速壮大;

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变化,没有改变它的历史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一个由宪法规定的总体的政治判断。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讲工人阶级的地位有两个问题需要讲清楚:

一是如何看待工人下岗;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部分职工下岗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产生的,尽管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给下岗工人带来不小的困难,但是这种改革又是必须进行的,从长远来说是符合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的。

二是如何看待雇佣关系。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确实存在着雇佣关系,但是这类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占主体地位,而且它又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环境中,必须接受我国法律的约束。

(3)关于农民工的定位。怎样看待农民工,应做具体分析。有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职业已经确定或相对确定,有些则还不能确定。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我国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1)依靠广大农民,是由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

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2)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不断提高对“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是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地位观念。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2)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一是知识分子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二是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3)依靠知识分子

一是必须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二是必须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予以充分的信任。

三是必须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1、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有: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所谓民营科技企业,泛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济组织。它们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拥有数量不一的企业股权,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这些人通常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还有过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比较熟悉国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外企的一些部门担任骨干。

(3)个体户。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资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4)私营企业主。私营企业指企业财产归私人所有、雇工人数较多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这些人是经济实力、经营范围与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的一个社会阶层。

(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中介组织泛指介于企业、个人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协调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组织。它主要由三类组成: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公证性中介组织,如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以及证券、仲裁等中介组织;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就业、广告、公关、房地产等服务的组织。这些组织的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门训练,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6)自由职业人员。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员。主要包括一些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2、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原因: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3、新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对新的社会阶层,党和国家已经作出明确的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可以说是一个总体的定位。其中大多数人是劳动者,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少量成为私营企业主的人,虽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历史上的资产阶级。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大多数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强调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劳动在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但它只有通过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才能形成实际的财富;人才是知识资源的载体,人才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人才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创造是一种在高度紧张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和体力的复杂过程。因此,“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就要求我们,从观念上要认识到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认识到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是基础性的劳动,脑力

劳动是复杂劳动,它们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需的,因而是光荣的,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从制度上要改革分配制度,完善分配原则。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特别是创造性劳动获得的与之相适应的报酬。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团结

1、加强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1)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

(2)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各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

(3)关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一个重要条件。

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一,民族平等原则。

第二,民族团结原则。

第三,共同繁荣原则。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发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目的,并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优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二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1)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

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内部矛盾,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2)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首先,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其次,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最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1)我国宗教的基本特点

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

(2)我国的宗教政策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1)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

(2)现代化是人民军队建设的中心

(3)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3、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在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

1、三个提供: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2、一个发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1、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2、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关键在人才建设。

3、必须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4、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5、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小结: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农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必须深刻认识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思考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正确认识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5、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

1、毛泽东:《< 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江泽民:《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附件:第十四章.ppt(7544KB, 下载次数:734)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