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作者:szkb编辑: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8点击次数:

教学目的: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1.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世界的物质性

3.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4.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教学时间: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

人通过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思考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思考世界只不过是间接的思考自身。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

(2)世界观与方法论

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般方法的理论。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包含和体现世界观。

2、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

①联系:都是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②区别:世界观是自发的、分散的、不系统的,哲学则是自觉的、系统的理论形式;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恩格斯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它是各哲学派别相互论争论的理论焦点

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2)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图: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

唯心主义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辩证法

哲学 世界的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

可知论

形而上学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①定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

②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内涵: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局限性:朴素直观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内涵: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局限性:不彻底性;机械片面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内涵: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分类: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形而上学: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可知论。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恩格斯

物质定义的特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个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原子 部分共性

辩证唯物主义: 物质=客观实在 共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内涵:客观实在

意识——物质 外延: 自然物质形态

社会物质形态

注意:一是指出了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二是突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性。

(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①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坚持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指出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把物质与物质形态区分开来,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④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使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思考问题:人脑属于物质还是意识?

场、真空是否也应属于物质?

信息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2、物质与意识

(1)意识的起源

l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意识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²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性

²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²

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l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l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²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²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l

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物质发生反作用。

²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²

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是人的智慧的延伸,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

2、物质:运动、时间、空间

(1)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①任何物质都是在运动着的;

②任何运动都离不开物质。

运动形式

运动主体

机械运动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化学运动

原子、离子、原子团

生物运动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社会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思维运动

人的大脑

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里特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相对性:

第一,时间空间随着物质运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时间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几何名称

几何性质

可作平行线

内角之和

欧氏几何

平面几何

1条

=180度

罗氏几何

双曲几何

无数条

< 180度

黎氏几何

椭圆几何

0条

>180度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钟慢效应实验:

氢原子钟

方向

速 度

距 离

时 间 变 化

A

西

飞机减地转

绕地一周

比R钟快59毫微秒

B

飞机加地转

绕地一周

比R钟慢270毫微秒

R

原地

地球自传

地表

对比标准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

现代自然科学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是物质形态多样性的统一的世界。世界是“一”和“多”的统一。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无机物

生命特性 有机物

物质世界 存在方式: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

共性特点:实体、场

物质结构的层次性

非生物世界: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上的实体物质、行星、恒星、星系、总星系

生物界:分子、胶体粒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生物群落

人类社会:

社会有机体

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含义

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性;

(2)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分化出自然的决定性因素。

(2)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3)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结: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本质,但不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实践是专属于人的,但世界并不仅指人类社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践的社会本质地位?

(2)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地位是否否定了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导入:

唯物主义

世界本原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主义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

世界状态问题 争论焦点: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用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看待世界

联系 质量互变规律

辩证法的基本 实质、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特征 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1)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特点:

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多样性;

方法论:善于分析事物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思考题: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在于调整人类各种关系模式?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与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运动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也包括后退、下降的.

区别:发展只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

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因:

①新事物比旧事物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大的生命力。

①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根本上符合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原因、动力)

矛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矛盾的基本属性: 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区别: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思考:如何用对立统一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无处不在。 共性、绝对性

矛盾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特殊性: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

各有不同特点; 个性、相对性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

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思考: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必然性?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状态)

质 质变:

事物 量 量变: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趋势)

肯定:

事物

否定:

1、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2、事物的辩证发展: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个周期)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哲学内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涵义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制造规律、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种不同规律。自然规律的产生与作用的发挥同人的活动无关。社会规律则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依存的不是人的意志,而是在人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人的行为并不总是和规律相吻合的。规律是人的行为中形成的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必然性。不管人们的动机如何,规律总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社会规律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最终的必然性,它决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含义: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目标、蓝图、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过程。第三,意识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科学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为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则是以这些正确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把思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1)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 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础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课外作业:观看《复兴之路》,思考历史发展规律性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附件:第一章.ppt(697KB, 下载次数:711)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