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者:szkb编辑: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8点击次数:

教学目的: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教学重点:

1、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与后果

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4、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 二战后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一、 资本主义从竞争到垄断

1、 自由竞争及其主要特征

2、垄断

²

形成原因:

(1)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极少数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

(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产生垄断。

(3)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竞争带来的两败俱伤,必然会达成妥协,实行垄断。

²

垄断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²

垄断竞争和自由竞争:

(1)竞争的目的不同;

(2) 竞争的手段不同;

(3)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

(4)竞争的范围不同。

²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²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相互融合,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垄断,在垄断阶段它取代工业资本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

金融寡头: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经济上:参与制

金融资本的统治

政治上:个人联合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形成原因:

(1)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

(2)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

(3)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

(4)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调节

实质: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作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紧密结合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经济全球化的性质

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是二重的: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及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度拓展,因而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动起来的。

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个体所有制——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职工参与决策

(2)终身雇佣

(3)职工持股

(4)全民化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阶层、阶层结构的变化

中产阶级的兴起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

(3)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

(4)改良主义政党的影响

2、实质: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2)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自学)

思考题:联系实际说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附件:第五章.ppt(453KB, 下载次数:733)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